吕镖1,2a, 胡振峰2b, 汪笑鹤2a, 徐滨士2a
中国表面工程. 2013, 26(4): 66-71.
采用阴极移动电镀技术在电流密度为1~13 A/dm2时制备镍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应力衍射仪以及硬度计等手段,研究电流密度对镍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晶取向、孔隙率、内应力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镀层的织构和性能随电流密度的变化而改变。当电流密度低于7 A/dm2时,镀层表面球形颗粒较为粗大、孔隙率较高,在为4 A/dm2时,镀层具有最低的拉应力约110 MPa;当电流密度为7 A/dm2时,镀层表面球形颗粒均匀细小,具有最小的表面粗糙度Ra 0.69 μm,最小的孔隙率0.08个/cm2以及最高的硬度330 HV0.1;当电流密度大于7 A/dm2时,镀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加,择优取向由(200)晶面向(220)晶面发生转变,电流密度达到13 A/dm2时,(220)晶面的织构系数达到了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