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1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2-02-19
  

  • 全选
    |
  • 姚宁娟,侯立群,陆伟,陈铠,左铁钏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6 kW CO2激光器和同步送粉熔覆技术,从比能量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入手,引入优化因子,结合搭接质量,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同时对未后热和后热的熔覆层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送粉率为19.7 g/min,比能量选择在1.4~1.6104 J/cm2之间,搭接率为50%~60%,可获得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的大面积涂层,控制稀释率可获得平缓的硬度梯度;后热处理可改善变形和表面应力状态、细化组织、提高硬度。
  • 丁建春,单际国,任家烈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以激光为代表的高能束表面合金化技术的研究现状,报道了当前表面合金化技术的研究问题,对高能束表面合金化技术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激光合金化改性层的质量控制、合金化过程的自动化、合金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是该技术的重要攻关方向。
  • 郑远谋,高健,刘胜利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8-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爆炸焊接、爆炸复合材料与表面工程的关系。阐述了表面爆炸复合技术的特点,指出在充分利用和发挥金属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爆炸焊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张涛,侯君达,刘志国,张一聪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磁过滤弯管滤除阴极弧等离子体中的大颗粒,研究了偏压和导向磁场对磁过滤弯管传输效率的影响。建立了磁过滤弯管中正交电场和磁场下的等离子体扩散模型,分析各个参数对等离子体传输的作用规律。采用磁过滤的阴极弧等离子体源制备了NbN膜,研究了沉积温度对膜层特性的影响。
  • 谭俊,蔡志海,张平,唐云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16-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国内外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其表征方法进行了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立方氮化硼膜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即薄膜的内应力高,结合强度低,沉积温度高,沉积速率低,沉积速率低,以及cBN中SP^3键含量不稳定。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①cBN膜成核生长机理问题;②低温下大面积、高速生长的异质外延和定向生长问题;③膜基结合问题;④发展新的成膜技术,寻求无毒无污染的反应材料;⑤开发cBN膜的应用。
  • 陈光雄,石心余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2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表明在往复滑动条件下有摩擦噪声和无摩擦噪声时磨痕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借助声学和动力学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地测定磨痕上有摩擦噪声的区域。在准确确定摩擦噪声发生区域的条件下,观察了有摩擦噪声和无摩擦噪声时磨痕的形状。结果表明在有摩擦噪声的区域,磨痕呈现不规则粘着脱落的特征;而在无摩擦噪声的区域,磨痕呈现比较光滑的磨粒磨损犁沟特征。
  • 李云东,江辉,李根生,何予鹏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24-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快速镍电刷镀工艺及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硫酸铈加入量为0.3-0.6g/l时,稀土元素可以提高镀层沉积速度,改善镀层表面质量,降低镀层孔隙率,提高镀层硬度,但不降低镀液稳定性和镀层结合力。同时指出,镀层质量的提高是由于稀土元素使镀层的内部组织结构产生了变化。
  • 谢凤宽,梁志杰,陈宗浩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27-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制备Ni–Co–MoS2 复合镀层,系统试验研究了复合镀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含MoS2微粒的复合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基质金属密实,无明显裂纹,MoS2微粒均匀地分散在镀层中,MoS2微粒的加入,可有效改善镀层的耐磨性.
  • 张传安,乔玉林,池俊成,于军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29-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了一种含纳米金刚石润滑油节能抗磨添加剂,对其摩擦学性能及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含纳米金刚石润滑油抗磨添加剂上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摩擦表面存在含金刚石的表面膜。
  • 史佩京,徐滨士,马世宁,乔玉林,刘维民,夏延秋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3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两种油溶性有机钼(二硫代磷酸氧钼、二硫代磷酸钼)抗磨减摩添加剂在液体石蜡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边界润滑状态下形成的磨斑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钼添加剂均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好的承载能力。其中二硫代磷酸钼添加剂使基础油的抗磨性能提高53 %,减摩性能提高40 %,极压承载能力提高一倍多。SEM分析显示钢球表面的磨痕和犁沟较浅,且有含硫和钼的沉积物生成。由此推断出有机钼添加剂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部分吸附膜通过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具有抗磨减摩作用的MoS2和FeS膜,从而起到了改善摩擦磨损性能的作用。
  • 伍翠兰,邹敢锋,袁叔贵,叶金玲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36-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W18Cr4V钢低温复合盐浴渗铬,分析复合渗铬层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并检验了复合渗铬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W18Cr4V钢经氮碳共渗加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渗铬层及优异的耐磨性。
  • 尹树桐,李庆芬,郭亚军,任正义,王俊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39-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用磁控溅射方法在滑动轴承表面溅镀一层AlSn20镀层的新技术。对AlSn20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结合强度及镀层硬度进行了分析,并与美巴公司同类轴瓦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获得与美巴轴瓦相似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 鄢波,程先华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2): 43-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开展了汽车减振器连杆的高频感应淬火工艺的研究。得到连杆淬硬层深度随速功比(连杆移动速度/感应淬火输出功率)成线性规律。拉伸、冲击试验与表面组织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输出功率为82%×80 kW、连杆移动速度为5 498 mm/min感应淬火工艺处理的连杆具有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连杆表层具有较细的马氏体组织。冲击磨损试验表明优选工艺有利于提高连杆的抗磨粒磨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