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编委会主任:薛群基 院士
主 编:邵天敏 教授
创 刊:1988年
刊 期:双月刊
作者登录
读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旧系统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总体介绍
收录获奖
作者须知
投稿要求
版权转让
排版格式
稿件处理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编委会
期刊订阅
欢迎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0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3-19
全选
|
Select
氧化层及A1电弧喷涂层对316钢高温机械性能的影响
刘贵民,徐滨士,库日多夫斯基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4 种不同表面状态的316钢试样:热处理后去除氧化层试样、未去除氧化层试样、电弧喷涂Al涂层以及高速电弧喷涂Al涂层试样。在固定的拉伸速度下研究了4 种试样的高温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应变前、后试件的表面状态,并测试了涂层在高温应变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氧化层、电弧喷涂层对316不锈钢的高温机械性能有重要影响。
Select
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液的研究
李基森,陈锦清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在电镀和电刷镀技术中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Select
氧化层及Al电弧喷涂层对316钢高温机械性能的影响
刘贵民,徐滨士,(波)库日多夫斯基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4种不同表面状态的316钢试样:热处理后去除氧化层试样、未去除氧化层试样、电弧喷涂Al涂层以及高速电弧喷涂Al涂层试样。在固定的拉伸速度下研究了4种试样的高温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应变前、后试件的表面状态,并测试了涂层在高温应变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氧化层、电弧喷涂层对316不锈钢的高温机械性能有重要影响。
Select
MEVVA源金属离子注入和金属等离子体浸没注入
张涛,侯君达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8-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MEVVA源金属离子注入技术和金属等离子体浸没注入技术MePIII的共同特性是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它们各具长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前者因无鞘层重叠问题和其方向强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小件、简单件的大批量金属离子注入处理,能保证处理的均匀性和高效率。后者因无视线加工限制并克服了保持剂量问题,特别适用于处理体积较大、形状复杂的工件,能保证工件所有暴露表面的加工均匀性,调整工作参数,还能进行金属膜沉积和各种
Select
HCD法离子镀梯度镀层组成的研究
李世钦,杨耀升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1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的高真空高压离子镀会导致加工物表面粗糙、加工物温度上升,因而影响镀层的性质,而HCD法则没有以上这些缺点,极适合于工业应用。研究HCD法在低温240℃下,于SKH51热作工具钢上被覆Ti(C,N)陶瓷梯度镀层,改变反应气体的组成百分比(C2H2:N2),来探讨其所形成镀膜的特性。
Select
高速电弧喷涂锌涂层性能研究
马世宁,刘谦,梁秀兵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18-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高速电弧喷涂枪和普通电弧喷涂枪分别制备锌涂层。通过对结合强度、孔隙率、粒子尺寸和粒子飞行速度的测试表明,高速电弧喷涂比普通电弧喷涂的粒子尺寸减小,飞行速度提高,制备的锌涂层结合强度高,孔隙率低。对两种锌涂层进行的强化腐蚀试验表明,封孔处理后的高速喷涂锌涂层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Select
00Cr17Ni14Mo2不锈钢高温氮离子注入层的氮分布和组织
白彬,张鹏程,邹觉生,陈元儒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2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150℃~460℃范围内氮离子注入00Cr17Ni14Mo2奥氏体不锈钢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表面组织结构依赖于注入温度。注入温度高于250℃,氮发生了明显的扩散,氮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较好地满足Arrhenius方程;与低温离子注入相比,表面含氮层深度呈数量级的增加,且氮离子的保持剂量率随注入温度升高而增加。注入温度高于350℃时,含氮层的含氮
Select
钽表面渗氮层的氧化行为
张德元,林勤,陆德平,罗文,许兰萍,曾卫军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25-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钽表面预先离子渗氮对其后续表面高温熔盐阳极化过程及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发现钽表面预先离子渗氮并不改变其后表面阳极化处理的动力学过程控制步骤,但表面膜层生长速度减慢。膜层物相由钽的氧化物变为氮化物。膜层静态电阻率增大;致密性更好。表面粗糙度低,耐碱腐蚀性能提高。
Select
静态自延高温合成法形成陶瓷涂层的研究
崔洪芝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28-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静态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法),在钢件表面形成陶瓷涂层。涂层的相组成主要是Al2O3+(α-F3)+少量Fe3Al:涂层由两层组成,外层为近乎纯Al2O3陶瓷层,过渡层为(α-Fe)+Al2O3金属-陶瓷层,两层组织皆为长轴近似垂直于钢件表面的柱状晶;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
Select
Al—Si合金表面复合材料履层处理
黄文波 黎祚坚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3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钎焊工艺,以Zn-Al45作钎料,N2作保护气氛,在一系列工艺条件下,在Al-9Si基体上结合了Al-0.02w(Si)-0.15φ(SiCp)复合材料薄片。表面复合材料化Al-9Si合金零件的制成,为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提供了新途径,并对零件的性能作了研究。
Select
送粉式激光熔覆热和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喜明,连建设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3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改变激光熔覆工艺参数获得相应的熔覆层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激光热有效利用率、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熔覆层稀释率及有关界面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找出了工艺参数对其影响规律,指出了送粉装置与工艺参数间的合理匹配能获得最佳的激光热有效利用率、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同时,对搭接熔覆时的搭接率的确定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为获得良好的结合界面提供了实验证据,为制定送粉激光熔覆工艺规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Select
化学镀镍磷镀前工艺研究
郭海祥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3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化学镀镍磷作为表面强化的途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其中镀前工艺包括镀前处理、镀液种类和组份是实施化学镀镍磷的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分析研究了镀前工艺对化学镀镍磷的作用和影响。
Select
Ni-P-Si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
曹茂盛,杨会静,刘爱东,王彪,周振功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化学镀的基本原理,Ni-P-Si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的基本工艺。分析了Si纳米粒子在镀液中的含量,镀液pH值及施镀温度对Ni-P-Si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对镀层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观察。
Select
立竿见影的喷丸强化技术
徐滨士,韩文政,姜厚温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46-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引言 1972年10月某日,一辆由齐齐哈尔开往富拉尔基的公共客车,行驶到嫩江大桥时,因越过小坑震动,前车轴突然折断,致使客车坠入江中,造成2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经专家分析,该车轴属疲劳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