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3-19
  

  • 全选
    |
  • 刘贵民,徐滨士,库日多夫斯基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4 种不同表面状态的316钢试样:热处理后去除氧化层试样、未去除氧化层试样、电弧喷涂Al涂层以及高速电弧喷涂Al涂层试样。在固定的拉伸速度下研究了4 种试样的高温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应变前、后试件的表面状态,并测试了涂层在高温应变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氧化层、电弧喷涂层对316不锈钢的高温机械性能有重要影响。
  • 李基森,陈锦清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在电镀和电刷镀技术中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刘贵民,徐滨士,(波)库日多夫斯基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4种不同表面状态的316钢试样:热处理后去除氧化层试样、未去除氧化层试样、电弧喷涂Al涂层以及高速电弧喷涂Al涂层试样。在固定的拉伸速度下研究了4种试样的高温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应变前、后试件的表面状态,并测试了涂层在高温应变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氧化层、电弧喷涂层对316不锈钢的高温机械性能有重要影响。
  • 张涛,侯君达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8-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MEVVA源金属离子注入技术和金属等离子体浸没注入技术MePIII的共同特性是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它们各具长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前者因无鞘层重叠问题和其方向强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小件、简单件的大批量金属离子注入处理,能保证处理的均匀性和高效率。后者因无视线加工限制并克服了保持剂量问题,特别适用于处理体积较大、形状复杂的工件,能保证工件所有暴露表面的加工均匀性,调整工作参数,还能进行金属膜沉积和各种
  • 李世钦,杨耀升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1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的高真空高压离子镀会导致加工物表面粗糙、加工物温度上升,因而影响镀层的性质,而HCD法则没有以上这些缺点,极适合于工业应用。研究HCD法在低温240℃下,于SKH51热作工具钢上被覆Ti(C,N)陶瓷梯度镀层,改变反应气体的组成百分比(C2H2:N2),来探讨其所形成镀膜的特性。
  • 马世宁,刘谦,梁秀兵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18-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高速电弧喷涂枪和普通电弧喷涂枪分别制备锌涂层。通过对结合强度、孔隙率、粒子尺寸和粒子飞行速度的测试表明,高速电弧喷涂比普通电弧喷涂的粒子尺寸减小,飞行速度提高,制备的锌涂层结合强度高,孔隙率低。对两种锌涂层进行的强化腐蚀试验表明,封孔处理后的高速喷涂锌涂层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 白彬,张鹏程,邹觉生,陈元儒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2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150℃~460℃范围内氮离子注入00Cr17Ni14Mo2奥氏体不锈钢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表面组织结构依赖于注入温度。注入温度高于250℃,氮发生了明显的扩散,氮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较好地满足Arrhenius方程;与低温离子注入相比,表面含氮层深度呈数量级的增加,且氮离子的保持剂量率随注入温度升高而增加。注入温度高于350℃时,含氮层的含氮
  • 张德元,林勤,陆德平,罗文,许兰萍,曾卫军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25-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钽表面预先离子渗氮对其后续表面高温熔盐阳极化过程及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发现钽表面预先离子渗氮并不改变其后表面阳极化处理的动力学过程控制步骤,但表面膜层生长速度减慢。膜层物相由钽的氧化物变为氮化物。膜层静态电阻率增大;致密性更好。表面粗糙度低,耐碱腐蚀性能提高。
  • 崔洪芝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28-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静态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法),在钢件表面形成陶瓷涂层。涂层的相组成主要是Al2O3+(α-F3)+少量Fe3Al:涂层由两层组成,外层为近乎纯Al2O3陶瓷层,过渡层为(α-Fe)+Al2O3金属-陶瓷层,两层组织皆为长轴近似垂直于钢件表面的柱状晶;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
  • 黄文波 黎祚坚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3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钎焊工艺,以Zn-Al45作钎料,N2作保护气氛,在一系列工艺条件下,在Al-9Si基体上结合了Al-0.02w(Si)-0.15φ(SiCp)复合材料薄片。表面复合材料化Al-9Si合金零件的制成,为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提供了新途径,并对零件的性能作了研究。
  • 刘喜明,连建设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3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改变激光熔覆工艺参数获得相应的熔覆层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激光热有效利用率、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熔覆层稀释率及有关界面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找出了工艺参数对其影响规律,指出了送粉装置与工艺参数间的合理匹配能获得最佳的激光热有效利用率、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同时,对搭接熔覆时的搭接率的确定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为获得良好的结合界面提供了实验证据,为制定送粉激光熔覆工艺规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郭海祥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3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化学镀镍磷作为表面强化的途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其中镀前工艺包括镀前处理、镀液种类和组份是实施化学镀镍磷的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分析研究了镀前工艺对化学镀镍磷的作用和影响。
  • 曹茂盛,杨会静,刘爱东,王彪,周振功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化学镀的基本原理,Ni-P-Si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的基本工艺。分析了Si纳米粒子在镀液中的含量,镀液pH值及施镀温度对Ni-P-Si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对镀层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观察。
  • 徐滨士,韩文政,姜厚温
    中国表面工程. 2000, 13(3): 46-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引言 1972年10月某日,一辆由齐齐哈尔开往富拉尔基的公共客车,行驶到嫩江大桥时,因越过小坑震动,前车轴突然折断,致使客车坠入江中,造成2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经专家分析,该车轴属疲劳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