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3-19
  

  • 全选
    |
    特邀论文
  • XYLI 徐滨士 董世运 HDONG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n—Al2O3/Ni纳米复合刷镀层的微观组织及其成形过程中基质金属镍的氧化现象。结果表明:复合刷镀层晶粒细小,n—Al2O3颗粒在复合刷镀层中弥散分布;在刷镀过程中,生成了大量氧化镍,它以单独的NiO颗粒形态或生成的NiO和加入的Al2O3的球形颗粒混合体形态分布在复合刷镀层晶簇内部及晶簇边界区域。提出了NiO的形成机制,即主要通过如下3种途径:①新生成镀层表面镍原子与镀液薄膜中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②镍离子与溶解氧,发生电化学反应;③在碱性溶液环境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OH]^-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NiO。
  • 专题综述
  • 王学兵 张幸红 杜善义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热障涂层的材料体系及其结构特征,综述了梯度热障涂层制备技术、性能评价、失效机理和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梯度热障涂层研究领域中几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方向。
  • 试验研究
  • 王娜 王全胜 王富耻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13-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深入研究等离子喷涂ZrO2粒子的飞行特征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法对主气、辅气、电流及喷涂距离等4个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采用DPV2000热喷涂在线监测仪测定了ZrO2粒子的飞行特征参数,通过IA32定量金相分析软件对涂层的孔隙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影响ZrO2粒子温度的主要因素为主气和辅气,影响ZrO2粒子飞行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喷涂距离和辅气。
  • 李其连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研究了等离子喷涂ZrO2梯度热障涂层及传统的双层结构热障涂层,选择NiCoCrAlTaY合金粉末作为热障涂层的粘结底层材料、7%Y2O3-ZrO2作为热障涂层的面层材料、不同比例的NiCoCrAlTaY与7%Y2O3-ZrO2(YPZ)复合粉末作为梯度过渡层材料,然后进行热冲击试验、金相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梯度热障涂层热冲击寿命明显高于传统的双层结构热障涂层。
  • 赵文华 沈岩 肖金生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2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ZrO2-NiCr/Al梯度涂层的抗热震性能,设计了4种不同的涂层方案,采用多层平板模型计算了各种方案的涂层中温度和热应力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与其它的涂层方案相比,梯度涂层方案中应力的变化幅度较小,分布也比较缓和。还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计算模型中设计的4种涂层方案的试样,并对试样进行了抗热震性能试验。试验和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都表明采用梯度涂层方案时有较好的抗热震性能。
  • 黄平 徐可为 憨勇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26-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纯钛表面在不同电压下制备了等离子体氧化膜,采用声发射监控的划痕法研究了等离子体氧化膜的临界载荷Lc。形貌和成分分析显示随着电压的升高试样表面的放电气孔孔径尺寸变大,同时在高电压下出现少量的CaTiO3;划痕试验表明临界载荷Lc随电压的升高而降低。
  • 学术动态
  •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29-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试验研究
  • 阎兴斌 徐洮 刘惠文 杨生荣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3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一种新型碳基骨架聚合物一聚碳苯,将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通过旋涂法涂覆于耐热钢表面,在常压、惰性气体保护下,经过高温热处理得到碳薄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碳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同时利用纳米压入仪和球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不同温度制备的薄膜的纳米硬度和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600~1000℃可以得到具有sp3-c和sp2-c混合相的碳薄膜,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中sp2-c含量增加,均方根粗糙度(RMS)增加;热处理温度为800℃时制备的碳薄膜具有最高的纳米硬度;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当热处理温度从600℃提高到700℃时,薄膜的摩擦因数有明显的降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摩擦因数只有轻微的降低;薄膜的耐磨寿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
  • 徐维普 徐滨士 张伟 孟凡军 吴毅雄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33-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粉芯丝材结合高速电弧喷涂(HVAS)技术原位合成了Fe-Al/Cr3C2复合涂层,使用SEM﹑TEM﹑X-Ray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组织和相结构.结果表明,涂层机械结合紧密;涂层具有致密的层状结构,扁平颗粒小,氧化物膜细小,硬质点相分布均匀,孔隙率低;在涂层中存在着多种结构复杂的组织和化合物相,基体相FeAl和Fe3Al,硬质相Cr3C2、Fe3C及AlFe3C0.5,氧化物相FeO·Al2O3、Cr2O3;不同物质相之间存在着平行的晶体学取向关系,从而提高了涂层的力学性能.
  • 戴乐阳 童燕青 戴乐兰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爆燃喷涂Ni60A粉末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该涂层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并且该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在涂层上弥散分布着的金属间化合物等硬质相提高了涂层耐磨性,而涂层低的孔隙率则对其耐腐蚀性有重要作用。
  • 行业信息
  •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4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技术应用
  • 刘家浚 郭凤炜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摩擦表面再生剂进行了使用后的表面性能测试,显示出摩擦表面的硬度显著提高,表面粗糙度大幅下降,磨损尺寸明显得到修复,展现出了对摩擦表面的自修复功能。在汽车发动机、电厂水泵、煤气压缩机和炼油厂减速器等机件上的试用表明,该摩擦表面再生剂具有降低油耗、减少振动、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和节省维修费用等诸多效果,并能提高轻武器子弹的初速和射击精度。
  • 周力平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46-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n-Al2O3/Ni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修理了柴油发动机气阀导管孔,解决了工件孔径小镀积不均匀等难题,并进行了现场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镀积速度高于快速镍镀液,镀层耐磨性大于快速镍镀层和铸铁,并实现了镀层均匀性小于0.01mm。为修复进口装备积累了经验。
  • 学术动态
  • 王海斗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47-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首届机电装备再制造工程学术研讨会”5月28∽31日在济南胜利召开,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装备部、山东省与济南市经贸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公安部中国机动车辆安全检测中心等领导机关的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装甲兵工程学
  • 专家访谈
  •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48-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读者来信咨询有关冷喷涂技术的问题,2004年4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李长久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 组织介绍
  •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17(3): 49-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西安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热喷涂研究室自1993年开展工作以来,在李长久教授的带领下,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保护涂层与功能涂层和表面涂层技术与基于涂层的先进制造技术并重的理念,以优秀的研究生为生力军,从事创造性的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开拓性的开发研究,现已培养毕业了博士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