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2-19
  

  • 全选
    |
  • 朱子新,徐滨士,马世宁,梁秀兵,张伟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高速电弧喷涂(HVAS)雾化过程熔滴的热传输理论模型,并用一种FeAl合金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雾化过程中熔滴的液态冷却速度在105~107K穝-1数量级,预示涂层将具有快速凝固组织特征;熔滴尺寸、雾化气流初始速度、熔滴过热度及喷涂距离对雾化熔滴的热传输行为均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雾化气流压力,增大熔滴过热度,缩短喷涂距离,可以有效地改善高速电弧喷涂层的性能。
  • 巴德玛,乔玉林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有机耐热胶粘剂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当前提高耐温胶粘剂高温性能的一些主要途径和改性方法,以及纳微米材料在有机树脂中的应用情况。
  • 靳生,刘谦,戴庆荣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1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φ3mm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粉芯丝材,用于高速电弧喷涂制备耐磨防滑涂层。以涂层的耐磨性为判据,采用正交试验对喷涂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优化参数制备耐磨防滑涂层,与普通铝涂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制备的耐磨防滑涂层摩擦因数高,防滑性能良好,弥散分布的A12OO3粒子提高了涂层的摩擦因数保持能力。
  • 董重里,李尚周,余红雅,聂铭,谭永源,丁红珍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13-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超音速活性电弧喷涂(HVAA)系统对适用于锅炉四管喷涂用的高Cr镍基合金进行了喷涂试验;通过金相组织研究、SEM检测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组织形貌;同时HVAA所制备的高Cr镍基合金涂层的性能相对于普通电弧喷涂涂层,除了更致密并具有更高的硬度外,涂层成分还具有更多的金属间化合物或络合物,对提高涂层性能有一定影响。
  • 郝海燕,赵文轸,戴中华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行国家标准和美国标准中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所存在的难以定量评价新型高分子改性树脂涂层附着力问题,研究并开发了多功能高分子涂层测试仪。并用该仪器对常用的4种热固性树脂涂层和两种复合涂层的结合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该仪器能定量表征出各类高分子涂层附着力的差异。并可根据加载量确定涂层的硬度。
  •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2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徐维普,刘秀忠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2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出了适合ZA合金钎焊的钎料、钎剂;确定了合适的钎焊工艺。探讨了适合ZA合金的炉中钎焊及火焰钎焊的钎焊工艺参数。得出了用这2种钎焊方法钎焊ZA合金的最适合的钎焊工艺参数:钎焊温度320℃,保温时间15min,钎缝间隙0.1—0.2mm。在这种钎焊工艺下对ZA合金进行钎焊,完全可以满足模具修复和连接的使用性能要求。
  • 姚春江,王汉功,杨辉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24-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模拟电厂锅炉四管壁实际工作环境,对超音速电弧喷涂铁铬铝、高铬镍、45CT涂层的抗热冲击及耐冲蚀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得出铁铬铝、45CT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耐冲蚀性能,它们能满足电厂锅炉的实际需要。
  • 王振廷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26-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了一种新型Cr50合金粉末,分析了Cr50合金粉末对5CrMnMo钢喷涂后涂层的金相组织、组成相、性能和耐磨性。结果表明,该涂层的组成相主要为Y—Ni;涂层不但具有较好的硬度、耐磨性,还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 陈玉金,邱成军,宿辉,曹茂盛,朱静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29-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纳米管的表面上镀镍、钴,得到了一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前处理和施镀条件对化学镀的影响,并获得了性能良好的镀层。试验结果表明,对碳纳米管的氧化处理不但可以提高镀层性能,还可以提高碳纳米管施镀量。此外,对碳纳米管化学镀层热处理可以改善镀层的性质。
  • 水丽,庞红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3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EDS、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钢铁常温发黑氧化膜的元素组成、微观组织结构,探讨了稀土元素在发黑成膜反应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能促进反应离子在金属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从而有利于新的结晶生长,形成新的晶核,可使膜层组织细化致密,改善发黑膜的表面质量。
  • 雷宏,肖业平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36-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3种具有自结合特性的金属喷涂丝材,它们作为结合底层材料,制备的涂层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通过对比,认为F—75(Ni/Al)合金合金丝在3种丝材中喷涂成本低,结合强度高,可以作为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首选材料。
  • 魏建军,姚可夫,潘健,黄智泉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3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超高锰钢锤头的破坏行为和磨损机理后,采用“母材 中间过渡层 耐磨层”的复合堆焊工艺进行了超高锰钢锤头的堆焊修复试验,并分析了不同焊条堆焊的过渡层和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结构。应用新研制的GMl焊条堆焊过渡层成功地堆焊修复了超高锰钢锤头。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堆焊修复的超高锰钢锤头具有极好的抗磨损性能,使锤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2.5—3倍。
  • 贺子凯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42-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云南省烟机配件国产化的工作,成功地将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化学镀镍磷、微弧氧化制备陶瓷层等技术应用于烟机配件上,节约了进口配件采购费1亿元以上。
  • 胡凡俊,潘茂庆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44-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飞机钛合金所存在的氧化损坏问题,通过使用几种金属离子注入钛合金后性能变化的分析研究,说明运用离子注入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钛合金的氧化。同时也分析了离子注入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该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 王敏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16(2): 47-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铜—硒钢铁常温发黑剂在推广中遇到的结合力差、溶液维护困难、产生黄色水锈等问题,研究了对策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研制的HD钢铁常温发黑剂和新型防锈钝化水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