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2-01-19
  

  • 全选
    |
  • 李金桂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现代表面工程系统中表面强化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在模具延寿领域的应用,建议加速这些技术在模具领域的应用研究。
  • 王昌,于同敏,周锦进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8-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在模具制造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类表面工程技术,并对其性能指标和经济性作了比较,介绍了稀土表面工程技术及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进展。
  • 李文亚,李长久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冷喷涂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喷涂技术,该方法通过低温(<600℃)的高速固态粒子与基体发生塑性碰撞而实现涂层沉积,可以避免喷涂材料在喷涂过程中受热影响而发生氧化,分解等,可以将喷涂材料的组织结构在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移植到基体表面,简要介绍了冷喷涂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冷喷涂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以及涂层沉积特性与行为的研究现状,粒子的速度对于涂层的沉积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一定的材料存在一临界速度,约为500-600m/s,当粒子速度超过该临界速度后,随着速度的增加,沉积效率增加,最高可以达到80%以上,迄今的研究表明,冷喷涂可以实现大多数金属材料甚至金属陶瓷材料的沉积。
  • 王胜民,刘丽,赵晓军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镀锌工艺在防止金属遭受腐蚀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各学科的交叉和边缘科学的发展为彻底改变传统镀锌工艺的面貌提供了可能性,研究和开发无公害的新颖的镀锌工艺已成为本行业专业人员的共同目标,被誉为表面工程中的“绿色技术”,列举了一些镀锌工艺中的成功实例,展现了镀锌“绿色技术”的美好前景。
  • 胡仲翔,杨军伟,李强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2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GM-3450系列工模具修补机的原理及采用合金粉末或焊丝对模具的棱边磨损,内腔划沟等典型损伤进行微区脉冲焊补修复的技术特性,分析了焊补层与基体间的结构特点,扩散情况及热影响区,证明微区脉冲点焊是一种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的模具修补新技术。
  • 朱子新,徐滨士,张伟,杜则裕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24-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雾化气流速度是电弧喷涂涂层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模拟计算熔滴速度,熔滴温度,冷却速度等参数的前提条件,通过比较文献中出现的几个数学模型,结合试验测定结果,在空气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电弧喷涂雾化气流数学模型。
  • 梁秀兵,马世宁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26-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速电弧喷涂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热喷涂技术,该技术具有优势,高效,低成本等特点,本文实验研究了高速电弧喷涂镍铝打底涂层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大于40MPa,显微硬度平均值为210HV,表面粗糙度表征参数Ra值为13.11um,涂层孔隙率为2.26%,涂层主要由镍铝合金和镍,铝氧化物组成,高速电弧喷涂镍铝涂层结合强度高,涂层组织致密,是优良的打底涂层。
  • 徐进,朱旻昊,周仲荣,石心余,刘家浚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29-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电刷镀技术,镍作为过渡层,制备了铅-镍复合镀层,考察了该复合镀层微动摩损性能,并与基体微动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基体表面电刷镀铅-镍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其损伤机制为粘着和疲劳,镀层摩擦因数微动振增加而增加,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涂层明显改变了表面的摩擦状态,在微动磨损过程中减轻了表面粘着,降低了磨损。
  • 陈灵,刘正义,邱万奇,黄元盛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3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近年来制类金刚石膜的新技术如双射频辉光放电(RF-RF)法,射频-直流辉光放电(RF-DC)法和微波-射频(MW-RF)法等,并且对影响类金刚石膜制备及性能的因素如基体材料,制备类金刚石膜时在膜中添加元素,类金刚石膜与基材之间的中间层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 韩彬,王勇,韩涛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35-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落球试验,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用热熔敷法和火焰喷熔法制取的玻璃涂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玻璃涂层表面质量好,主要由玻璃相组成,有少量晶相析出;火焰喷熔涂层与金属的作用剧烈,反应充分,形成的过渡层宽,密着强度较热熔敷涂层的高,且后者的底釉层与面釉层之间存在界面夹层,影响面釉层的密着;热熔敷涂层与基体反应轻微,耐蚀性好,而火焰喷涂层与基体反应剧烈,耐蚀性差。
  • 杨军伟,胡仲翔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37-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微脉冲MIG焊技术采用断续的微脉冲电弧的能量,将可熔性电极材料熔融,连续不断地堆焊到工件表面,形成堆焊修补层,这种技术适用于修补成型模具,热锻压模具及各种塑料模具的铸造缺陷,磨损,小面积局部剥落,损伤,划沟等。
  • 梁志杰,谢凤宽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39-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电刷镀的特点,列举了用电刷镀技术,复俣电刷镀技术和工模具修补与电刷镀复合3种办法修复模具的实例,说明在模具修理中推广电刷镀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 顾卓明,黄婉娟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42-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电刷镀研制具有层状结构的Ni-Cr2O3复合电刷镀层,采用碱铜层作为中间过渡层;研究了多层复合镀层的组织,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等性能,对电刷镀多层复合镀层工艺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层Ni-Cr2O3复合电刷镀层与Ni镀层相比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细小的结晶晶粒和较耐磨性,层状的复合镀层结构会导致磨损机理的变化,该工艺可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现场不解体修复。
  • 高远,程先华,汤斐然
    中国表面工程. 2002, 15(1): 45-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汽车减振器连杆耐蚀性是影响汽车减振器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连杆电镀工艺参数的选择决定了其镀铬层的质量及其耐腐蚀性能,通过对汽车减振器连杆电流密度与镀铬层组织形态的研究找到其对应关系,进行盐雾试验得到了优化的电流密度参数,不同表面质量的连杆盐雾试验对比表明.:镀前对汽车减振器连杆进行表面超精加工可显著提高连杆的耐蚀性,研究结果为优化企业现行电镀生产工艺并提高汽车减振器的制造水平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