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1-03-19
  

  • 全选
    |
  • 黄新民,吴玉程,谢跃勤,宋皖英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Ni–P–纳米TiO2粒子涂层的工艺过程和涂层性能。结果显示超声分散再加上表面活性剂可以使TiO2粒子得到充分分散。所获得的Ni–P–纳米TiO2粒子复合涂层和Ni–P合金涂层相比具有更高的硬度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镀层热处理后,Ni–P–纳米TiO2粒子复合涂层的硬化峰值出现在500 左右。化学镀Ni–P合金涂层的硬化峰值在400 左右。
  • 刘刚 雍兴平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的现状,包括表面纳米化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并对表面纳米化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 徐滨士 欧忠文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6-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纳米表面工程的产生背景、内涵、特点和科学问题,详细阐述了纳米表面工程在纳米超薄膜的制备、超光滑表面的制备、表面超微细图形加工、纳米结构涂层的组装、制备纳米复合功能涂层方面的研究进展。
  • 徐滨士 梁秀兵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1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介绍了作者及国内外学者在纳米热喷涂技术;纳米电刷镀技术、纳米添加剂技术、纳米固体润滑干膜技术、纳米粘涂与胶粘技术以及纳米表面晶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研究动向。指出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已成为表面工程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它必将丰富表面工程学科的内涵并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黄元盛 刘正义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18-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评述了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衬底表面预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分析了表面研磨法、等离子刻蚀法、浸蚀除钴法、沉积中间层法在衬底表面形成稳定化合物等预处理对CVD金刚石薄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粉末研磨基底、化学浸蚀除钴、在基底表面添加中间层以及在基底表面渗入第三元素并且使这种元素和基底表面的钴形成稳定中间化合物的方法都可提高金刚石的形核率,但大部分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刻蚀预处理对金刚石的形核则起阻碍作用。
  • 刘维民 周静芳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2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化学修饰法合成了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分散性能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表面修饰铜Cu纳米颗粒(简称Cu-DDP)和DDP表面修饰LaF3纳米颗粒(简称LaF3-DDP),考察了它们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减摩、抗磨作用和承载能力,研究了它们的抗磨损和润滑机理。研究发现,Cu-DDP和LaF3-DDP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优异的极压性能,可以显著地提高基础油的失效负荷,尤其在高载荷条件下,比商品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具有更好的润滑性能。SEM和XPS分析表明,纳米Cu-DDP和LaF3-DDP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主要形成和由Cu或LaF3的沉积膜及硫、磷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摩擦化学反应膜共同组成的复合边界润滑表面膜从而具有抗磨损和抗极压性能。
  • 王正平 孙松林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24-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化学复合镀的机理及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Ni-P-Si3N4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工艺过程,并着重对镀层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进行了研究。测试表明:镀层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性好。
  • 黄新民 谢跃勤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3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Ni-P-纳米TiO2粒子涂层的工艺过程和涂层性能。结果显示超声分散再加上表面活性剂可以使TiO2粒子得到充分分散。所获得的Ni-P-纳米TiO2粒子复合涂层和Ni-P合金涂层相比具有更高的硬度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镀层热处理后,Ni-P纳米TiO2粒子复合涂层的硬化峰值出现在500℃左右。化学镀Ni-P合金涂层的硬化峰值在400℃左右。
  • 郑毅然 李国喜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33-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静态高温氧化试验,研究了纯铝、铝-3%硅、铝-7%硅和铝-9%硅4种镀层高温氧化的动力学特性,推导了动力学方程式的算法,计算了4种镀层的氧化激活能(Q)及其与镀液中硅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Q=1029-3226kJ/kg,4种镀层在700-900℃时的氧化规律为非线性递增,纯铝镀的最高使用温度为900℃,对于铝-硅镀层,当镀液中含硅低于3%时的最高使用温度为800℃,高于3%时的最高使用温度为700℃。
  • 王立民 徐久军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37-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ANSYS软件,在把TiNi合金的超弹性转变点作为屈服点的基础上,对TiNi合金和304钢在受法向位移接触载荷作用下的轴对称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把TiNi合金作为耐磨损材料进行了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载荷的情况下,两种材料表面处的XY平面剪应力均随着距离接触点的加大而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过程,而TiNi合金的负剪应力区要大于304钢的负剪应力区;在适当的载荷条件下,304钢表面易于形成“隆起”,该“隆起”部位对应表面最大剪应力处;在相同的法向位移载荷下,TiNi合金的最大塑性应变以及表面处塑性应变均小于304钢,若考虑TiNi合金的超弹性,则其上述两种塑性应变值更低。
  • 孟庆国 董主文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4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行研制的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装置,以淬火状态的8407模具钢为例,对多种添加粉末下的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不但能够显著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值,而且能够提高加工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表层显微硬度。
  • 徐丕坤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3): 45-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氟涂料附着力强、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耐老化、耐油、而水的特点;进行了长时间的附着力、防腐、耐摩擦、耐油等对比试验工作。通过飞机试喷飞行和正式投产使用,涂层质量均完好无损,解决了飞机蒙皮表面掉漆难题。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了氟涂料在飞机上的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