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2-19
  

  • 全选
    |
  • 治银平,陈建敏,周惠娣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盐雾试验考察了底材表面磷化处理以及固体润滑膜的粘固比和厚度对其腐蚀性的影响;同时对几种抗腐蚀添加剂和复合膜技术对固体润滑膜耐腐蚀性的改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化处理可明显提高粘结固体润滑膜的耐腐蚀性能,粘固比对润滑膜的耐腐蚀性有很大的影响,抗腐蚀添加剂和复合膜技术可显著改善固体润滑膜的耐腐蚀性能。
  • 徐滨士 李仁涵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再制造工程在国际、国内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对推动我国再制造工程发展的几点意见。
  • 朱绍华 刘世参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再制造工程是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工程活动的总称,是一个具有广泛发展前途的技术领域和新兴产业。论述了做为一个正在形成中的绿色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内涵及其组成。
  • 朱子新 杜则裕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8-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再制造工程是一个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兴的研究领域。论述了再制造工程在充分利用废旧产品可利用的价值、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先进制造技术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发展和实现机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 徐滨士 马世宁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12-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再制造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和再制造工程技术是该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讨论了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中的产品再制造性评价、失效机理。寿命预测,再制造过程模拟与仿真,以及先进表面技术、再制造毛坯快速成形技术、纳米涂层及纳米减摩自复技术、修复热处理、应包快速修复技术、过时产品性能升级技术等再制造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
  • 甘茂治 周红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16-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狭义和广义角度论述了再制造工程的内涵,阐述了再制造工程与传统制造工程的区别,分析了再制造工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我国研究与发展再制造工程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 钟群鹏 张峥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2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产品质量循环系统及其环节,分析了再制造工程和技术在产品质量循环系统中地位和作用,比较了再制造工程和技术与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并指出它们之间相似点和不同之处。
  • 高金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2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要介绍了应用信息技术新兴的设备诊断工程,研究了表面劣化引起的机械故障谱、故障原因谱及应用表面工程的故障防治对策和基于诊断的再设计工程。论述了表面工程、再制造工程与设备诊断工程的关系,以及二者在“超前预防,前患治本”使设备“本质可靠,功能达标”和“起死回生,循环再用”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展望了其在21世纪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
  • 冶银平 陈建敏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26-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盐雾试验考察了底材表面磷化处理以及固体润滑膜的粘比和厚度对其腐蚀性的影响;同时对几种抗腐蚀添加剂和复合膜技术对固体润滑膜耐腐蚀性的改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化处理可明显提高粘结固体泣滑膜的耐腐蚀性能,粘固比对润滑膜的耐腐蚀性有很大的影响,抗腐蚀添加剂和复合膜技术可显著固体润滑膜的耐腐蚀性能。
  • 赵军军 韩文政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29-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45钢试块在不同的渗硫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了离子渗硫处理,并在SKODA-SAVIN快速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各试块的相对耐磨性。根据渗硫工艺和渗层厚度的关系,讨论了渗层厚度对相对耐磨性的影响,从而得出了渗硫工艺和相对耐磨性的关系。随着渗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渗层逐渐加厚,相对耐磨性也逐渐增大,当达到最一佳厚度时,相对耐磨性最高,之后随渗层厚度的增大而变小。最佳的渗硫工艺为240℃下渗硫保温2-3h。
  • 伞金福,刘家浚,朱宝亮,刘振民,董闯,张庆瑜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32-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离子注入技术对聚苯醚(PPO)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提高效果,分别将3种剂量(2×1015 cm-2、1×1016 cm-2和1×1017 cm-2)的Al、Ti 、Fe离子注入PPO。纳米硬度测量显示,1×1016 cm-2 Ti离子注入PPO后其硬度由0.369 GPa增至1.433 GPa,离子注入使PPO表面形成一层交联层,导致其硬度提高。磨损实验表明,3种离子注入后均可使PPO的耐磨性提高,摩擦因数下降;其中1×1016 cm-2 Ti离子注入PPO的磨损体积降为原来的0.4%,摩擦因数下降了4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离子注入后PPO表面形成羟基和羰基等新的基团,羟基的形成主要与表面微量吸水有关。电子自旋共振(ESR)分析显示离子注入可以形成自由基,离子注入诱发交联的方式主要为自由基交联。
  • 黄石生 高向东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36-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新型的采用激磁电感实现软开关的电路拓补,并将其应用到等离子喷涂逆变器的研究中,分析了大功率软开关电路关键参数的设计原则。将电流注入移相控制技术与大功率软开关等离子喷逆变器的研究结果相结合,研制成功全范围大功率软开关的等离子喷涂逆变器。
  • 罗震 侯贤忠 等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40-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再制造工程以先进技术为手段,对产品进行性能修复与升级,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绿色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腐蚀介质对生产储罐的破坏很大,通过运用再制造工程原理发明了“金属罐薄壁不锈钢衬里技术”,采用此项技术对油田储罐进行再制造修复,增强了防腐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近几年在油田中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王卜谦 王海斗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14(2): 43-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防护发电厂锅炉的热交换器管道的腐蚀冲蚀磨损,研究开发了一种热喷涂层涂层(高速火焰喷涂Cr3C2/TiC-25NiCr涂层+电弧喷Ni21Cr9Mo35Nb涂层),在锅炉管道上实际应用两年后,对这种双涂层进行冲蚀试验和金相分析,并对其性能进行讨论。结果发现,燃烧电弧喷涂Ni21Cr9Mo3.5Nb涂层在高硫及环境中是一种良好的防护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