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1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9-01-19
  

  • 全选
    |
  • 何大雄 李诗卓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磨损机制图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能更加系统和直观地表征磨损磨损机制。从磨损机制图可以得到磨损机制的分类、磨损机制间的转变关系及转变条件、磨损的控制因素及类型、磨损率、一定工况下材料的耐磨性等多种信息,从而估算磨损率、分析给定条件下的磨损机理、预测磨损机制随条件变化的趋势。为了促进磨损机制图研究方法的完善及其应用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磨损机制图的研究现状了综述,重点讨论了磨损机制图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发展动向
  • 黄锦滨 林力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9-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镍基Ni-P、Ni-Cu-P及Ni-Cu-P/MoS2刷镀层生长形貌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各镀层生长初期形貌和生长后期形貌观察及形貌参数对比。结果发现:刷镀液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可以增加金属沉积时形核数目、使核向各方向长大速度接近。
  • 田保红 徐滨士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15-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高速电弧喷涂Al和3Cr13的粒子雾化特性。用Pitot管总压法和扫描电镜,图象分析仪分别测定了喷枪出口雾化气流轴向分布和雾化粒子的粒度分布,用PearsonX^2分布拟合检验法对粒子的粒度分布进行统计分布检验。
  • 汪刘应 王汉功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19-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在45^#钢以无底层和铝青铜找底时涂涂C3r13不锈钢涂层的结合强度,测量结果表明,在无底层的条件下,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与普通电弧喷涂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利用铝青铜打底时,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低,并分析了结合强度提高的原因。
  • 单际国 任家烈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22-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行研制的光束加热设备和辅助工装,实现了在45^#钢表面熔敷镍基+WC耐磨合金涂层工艺过程。熔敷敷层的微观组织与硬度分析表明,涂层与基材产生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熔敷层的宏观及显微硬度较基材均有提高,预示着光束熔敷的镍基合金涂层的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 郑世安 王顺兴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25-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CO2连续激光器,对耐热铸铁表面进行了Ni基WC、Ni基WC中加入少量稀土元素CeO2等合金粉末的激光熔敷,研究了不同成分激光熔敷层的高温硬度,高温干磨磨损性能,对摩擦磨损后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i21+20%WC+0.5%CeO2熔么的高温性能较好。
  • 朱立群,丁学谊,刘孟兰,王建华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29-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化学镀非晶态Ni-P合金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用来封闭镀层表面沉积过程中产生的针孔等缺陷,经过溶胶-凝胶涂层耐浓硝酸试验、5%NaCl盐水浸渍试验,以及溶胶-凝胶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试验,得出结论:在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可以明显提高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硝酸、5%NaCl盐水中的耐蚀性;在 500℃高温下,经过 150h氧化处理,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可提高 4倍。
  • 张树格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3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燃烧合成技术充分利用了化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量。铝热反应Fe2O3+2Al→Fe+Al2O3产生的热量使生物处于熔融状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Fe和Al2O3发生分离,从而形成陶瓷复钢管。陶瓷层厚〉2mm,主→Al2O3组成,其网状结构改善了陶瓷层的力学性能。
  • 丁韦 魏思宇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37-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高强 耐磨钢轨表面缺陷修复方法。采用研制的加热装置对钢轨踏面预热4min,可以保证在100mm范围内堆焊后,钢轨热影响区不出现马氏体组织。
  • 丁华东 王永兰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4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简易可行的获得摩擦面平均温度的方法,通过测量摩擦面附近的温度t和摩擦面周围环境的温度to,并利用摩擦面物理现象突变时可知其对应温度的条件,便可标定Tf和to对t的作用,进而计算出滑动摩擦面的平均温度。解决了难以获得知摩擦面真实平均值的问题。
  • 陈学楚 张诤敏
    中国表面工程. 1999, 12(1): 43-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表面工程技术在设备维修中的经济效益,如补偿设备磨损,减缓设备磨损程度,增大设备修理间隔期,减少备件库存,延长使用寿命,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等,较系统地阐述了表面工程技术的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