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 第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0-04-19
  

  • 全选
    |
  • 高彩桥 王铀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20—Cr2Ni4钢经渗碳或氰化处理和渗碳或氰化与低温电解渗硫相结合的复合化学热处理以后的表面层特性和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渗碳或氰化后再进行低温电解渗硫可获得一具有层状结构的硫化物层。它不仅能够降低摩擦系数,而且能起到固体润滑作用。
  • 魏军 汪复兴 程荫芊 陈南平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真空熔烧的方法在钢的表面制得一层与钢基体有牢固冶金结合,厚度为1.0~1.5mm的Ni基自熔各金-碳化铬的复合涂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复合涂层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采用环块磨损试验机,在油润滑条件下,对不同碳化铬含量的复合涂层与组成的摩擦副进行了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均比作为对比试验的钢对钢的耐磨性能好:其磨损率随碳化铬含量增加而减少。与钢相比复合涂层磨损率减少约一个数量级。与钢对钢及单纯Ni基自熔合金溶层不同,复合涂层对钢的磨损率大致保持不变。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也对复合涂层合理的碳化铬含量进行了计论。
  • 赵平顺 朱维翰 张清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前言激光表面处理工艺在表面强化诸方法中显示出突出的特点.我们对渗碳或渗碳、渗硼的低碳合金钢进行了多次激光相变硬化和激光表面熔化处理试验,并研究其成分、组织与耐磨性的变化.
  • 李诗卓 王友良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15-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序言非晶态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蚀及电磁性能,已作为磁记录材料获得应用.由于非晶态合金原子排列的无序性,使它处于能量较高的亚稳态.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回火或外界的其它形式的能量输入,均可使之发生结晶或结构弛预.摩擦现象是发
  • 周昌炽 唐西南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2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利用热喷涂技术和激光处理技术对模具(包括各种零件)表面进行复合处理的优点。并用这种复合处理技术对聚乙烯造粒模具(板)被磨损的表面进行了修复和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表面性能基本达到原模具的水平,这一研究对模具或零件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 李顺龙 王罗贤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23-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问题的提出上海石化总厂化工二厂从日本引进的醋酸装置的精馏塔有许多大型密封面,由于长期运行在较高温度的腐蚀介质中(醋酸97%,温度在100~13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部腐蚀(缝隙腐蚀),有的已引起介质严重泄漏(如D—251人孔密封面),威胁安全稳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过去几年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总厂范围内曾开展过一些这方面的工作.采用粘结,金属、非金属镶嵌,涂料涂覆等试验,均未奏效.也曾采用简易法兰密封面刨削装置在现场将腐蚀面进行刨削去后使
  • 王天民 史蹟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27-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但却无法在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反映,致使投资者在会计信息的占有与使用上严重不对称,无法作出最优决策。本文围绕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要素、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基础以及会计报告的冲击,提出了基本的应对措施。
  • 章子元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33-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钢件渗氮—再加热淬火复合热处理新工艺的原理、工艺过程和组织性能.
  • 谢从新 欧阳梦兰 杨贵平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38-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前言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在钢件渗硼的基础上,对硼铝共渗开展了研究.结果说明,硼铝共渗钢的许多性能优于单一渗硼钢的.当前对硼铝共渗钢的磨损机制缺乏研究.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本文着重进行如下两方面的研究:(1)采用不同硼、铝含量比的渗剂,对钢进行共渗处理,研究所
  • 童兆和 丁传贤 严东庄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WC 12%Co耐磨涂层,将加有涂层的轮与45^#钢块进行滑动磨损试验,并使用图象分析系统,SEM和TEM技术研究所收集的磨屑形态。结果表明磨屑尺寸具有对数——正态分布性质.磨屑平均尺寸随正压力增加而减小。部分磨屑呈片状,大部分磨屑呈等轴、多角状。本文试图说明磨屑是由切向力作用在钢表面中间层上,经多次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并且利用统计概念说明了磨屑尺寸对数——正态分布的意义。
  • 魏军,汪复兴,程荫芊,陈南平
    中国表面工程. 1990, 3(4): 48-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真空熔烧的方法在钢的表面制得一层与钢基体有牢固冶金结合,厚度为1.0~1.5mm的Ni基白熔合金—碳化铬的复合涂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复合涂层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采用环块磨损试验机,在油润滑条件下,对不同碳化铬含量的复合涂层与组成的摩擦副进行了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均比作为对比试验的钢对钢的耐磨性能好.其磨损率随碳化铬含量增加而减少.与钢相比复合涂层磨损率减少约一个数量级.与钢对钢及单纯Ni基自熔合金涂层不同,复合涂层对钢的磨损率大致保持不变.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也对复合涂层合理的碳化铬含量进行了讨论.